图片名

弓长岭救护车出租热线:4008710120

弓长岭成功转运案例 CASES

弓长岭航空医疗转运

分类:成功转运案例 发布时间:2017-09-29 75162次浏览

弓长岭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不断出现在国内各大新闻报道中,弓长岭航空医疗运输也频繁出现...

    弓长岭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不断出现在国内各大新闻报道中,弓长岭航空医疗运输也频繁出现在公众视线中。从大规模应急救援到小规模应急救援,航空医疗运输正逐渐接近普通人的生活。几天前,北京急救中心与首都航空合作,成功将一名患者从成都华西医院转移到北京301医院。

2周前,58岁的李先生(化名)在九寨沟游玩时,突发心梗并发脑梗死,由于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慢性疾病,病情十分危急,随后被送往成都华西医院治疗。可以治疗一段时间,效果并不理想。

    5月30日中午,患者家属打电话给北京急救中心,要求将患者运往北京当地医院。北京急救中心的医生收到患者的病历进行了评价,连夜联系华西医院的主治医生,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,确认患者情况严重,但符合航空运输条件,可以进行医疗运输。

当天晚上,北京急救中心连夜起草了转运所需的手续合同,包括包机运输合同、北京急救中心免责声明、病情通知书、客户资料填写表、民航总调函、设备清单、合适的乘机证明、委托书等一系列材料。据记者了解,委托书是患者家属委托北京急救中心协调转运过程中各方面的事宜。协调工作由北京急救中心和首都航空完成。北京急救中心协调医疗相关工作,如向民航总局提交设备清单和调度函等文件,督促家属出示合适的乘机证明,协调120网络出车和接送;首都航空协调和航空相关工作,如协调空管部门向民航总局申请航线,协调首航调度豪客800公务机,协调首都机场安检等。当天22:30,患者家属接收相关文件。

    五月三十一日八时,北京急救中心向首都航空通报进度,并约见家人,签订合同,支付费用。三十一日下午,北京急救中心三名医务人员准备好医疗设备,在机场打包,当天22时30分乘坐民航航班抵达成都。医务人员到达华西医院后,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床边评估。

    6月1日上午,北京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床边评价,同时进行设备评价。患者病情严重,不习惯设备,经过4个半小时的调整,情况稳定。医务人员说,调整时间因人而异,患者舒适,各方面指标稳定,情况稳定,稳定30分钟后出发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 6月1日12时30分,医务人员将患者放在气垫上,从华西医院乘坐成都120救护车前往成都机场。将患者抬上飞机后,北京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起飞前评估。评估完成后,飞机起飞。在飞行过程中,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氧、血压下降等不适反应。医务人员应不断关注患者情况,随时调整治疗。当天下午,飞机到达首都机场,机场救护车将患者送出机场,北京120救护车将患者送到301医院治疗。

    据了解,决定是否进行医疗运输,除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,最重要的是患者家属的意见。运输费用需要患者在运输前一次性支付,具体费用的医务人员没有向记者透露,但从每天5万元的公务机使用费不难看出,医疗运输费用很高。另外,一次运输一般需要三名医务人员,两名医务人员负责途中的监护、检查和治疗;另一名医务人员负责整个运输控制,包括地面与飞机的联系,双方地面的联系,飞机上的联系,医疗监督,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医生该怎么办。

    一位参与弓长岭航空医疗运输的医务人员告诉记者,与一批发展成熟的诊所和救援公司相比,中国120急救中心网络在发展航空医疗救援的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。医疗诊所和救援公司受逐利思想驱动,不注重人员培养,医务人员不稳定,人才短缺。120急救中心网络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在拥有巨大人才储备的基础上,如果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,通过教育和培训,可以不断提高软硬件实力,逐步形成体制机制,实现未来大型航空救援的发展理想。


上一篇:弓长岭机场火车接送

下一篇:没有了

马上预约 立即拨打